为深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助力学子在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郑州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于3月11日下午17:30在综北305教室举办专题培训讲座。本次讲座由李志伟老师主讲,并邀请刘成康、宋钊瑜、刘青凤三位教师分享参赛经验,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赛事解读:锚定目标,夯实基础
李志伟老师首先系统介绍了“挑战杯”竞赛的赛制与备赛要点。他结合学院2024年院赛经验,强调参赛作品需紧扣“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三大核心,并从“选题方向、团队协作、申报书撰写规范”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他特别指出:“申报书是项目的‘第一张名片’,逻辑清晰、数据详实、格式规范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经验赋能:多维指导,精准突破
三位特邀教师从不同维度为学子提供实战指导。
刘成康老师以自身参赛经历为例,剖析申报材料撰写技巧。他通过案例对比,展示如何通过“问题导向、数据支撑、可视化图表”提升项目说服力,并提醒学生避免“重技术轻表达”的常见误区。
宋钊瑜老师聚焦PPT设计与答辩策略,提出“3分钟黄金法则”:“封面抓眼球、逻辑讲故事、数据显深度”,并现场演示优秀PPT的排版与动画设计技巧。
刘青凤老师总结备赛全流程,强调“团队分工、时间管理、模拟答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以“赛中学、学中创”的态度提升综合素养。

以赛促创:培育科创沃土
本次培训是信息工程学院推进“挑战杯”备赛的系列举措之一。此前,学院已通过院赛选拔、宣讲动员、导师结对等形式,持续营造“以赛促学、以创赋能”的科创氛围。学院学子正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在智能算法、物联网应用等领域积极探索。
未来展望
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推进“导师库建设”“项目孵化工作坊”等举措,为学子搭建更广阔的科创舞台。正如李志伟老师所言:“挑战杯不仅是竞赛,更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窗口。期待更多学子以创新之火点亮青春梦想!”
审核:海涵钰
图/文:胡晓曦 李振 贾玉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