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12班级于综合楼西楼402教室开展了以红色精神之“纪念一二九”主题教学课。此次活动由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段传收老师策划指导,意在使同学们不忘历史,缅怀先辈,弘扬红色精神。

1931年,日本法西斯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腐朽的国民党政府毫无抵抗斗志,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并建立满洲国,三千万同胞过着亡国奴生活。1935年夏,日本侵略者又悍然策动了“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在这中华民族危难的关头,身在北平的学生们深感华北之大却已容不得“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于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出了雄狮一样的怒吼,于1935年12月9日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

12月9日这天,寒风凛冽,草木凋零,北平六七千名大中学生冲破反动军警的层层封锁,聚集到新华门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走到王府井南口时,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皮鞭对付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有100多人受伤,30多人被捕。第二天全市学生实行总罢课。直到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五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面对国民党当局的镇压,爱国学生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在12月16日这一天又掀起了一场运动的高潮。学生们的爱国行动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也有力地冲破了暴力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恐怖统治。再一次书写了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已任的光辉篇章。

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是为了纪念12.9运动。使我们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为了那“忘却的纪念”。从“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再到“12.9”运动。那些为了新中国的革命,让大家体会到今天的生活实属来之不易。让大家学会总结历史,赞扬今天的美好,展望自己的未来,要为祖国做贡献。历史弹指一挥间,但我们对先烈的敬仰应该没有淹没在这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对先烈的思念不能随着时间的久远、历史的变迁而淡漠。我们的爱国情思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爱国情操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它不是与生俱来,但它却是厚积薄发。

(图/文 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