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学生活动 
 
  学生组织    
23计科10班读书分享会
2023-12-19 18:52 信息工程学院  审核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心灵的良师益友。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好书,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智慧和感悟。

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23级计科10班于12月15日举办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分享,交流,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拓宽事业,丰富内心世界。




undefined

开始团支书讲话宣布分享会开始,第一位由本班同学梁勇乾向大家分享张嘉佳的《天堂旅行团》。

本文讲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平凡却惊心动魄的人生,几乎要被生活碾压成泥的主人公宋一鲤,意外踏上一场有关生命意义与救赎的治愈之旅。这是一本既写出了每一个大时代中挣扎求生的小人物的伤与痛,又为每一位在暗夜中踽踽独行的普通人送去一束光亮的书。它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念:即便人生充满了失意、失落、失败,总还会有属于你的光,循着迢迢黑暗找到你。正如书中所说“这世界不停开花,我想放进你心里一朵”。

第二位由苏子祥分享沈从文的《边城》。




undefined

作者用细腻平滑的手法描绘了又一个世外桃源,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车马的喧闹,有的只是山清水秀,山路蜿蜒,即使偏僻闭塞,但依旧有着它的悠闲自得。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纯真的爱情也只是刚刚萌发,而没有如炽热的火焰。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白色小塔,一户单独的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边城》讲述的故事凄美动人。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场面,但他细腻而且真实,描述着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人间往事,却透露着令人向往的淳朴民风,像一根轻柔的丝线悠悠地牵动你心灵的一角。

第三位由杨孟分享余华的《活着》。




undefined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在不得不的来回之间,人,又为什么而活?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余华的《活着》,透过福贵的一生,看到一个答案,品读苦难中的希望,活出自己的光芒。




undefined

第四位由王莹分享王小列的《爸爸是只狗》。

小说《爸爸是只狗》,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灵魂转世的故事:意外身亡的爸爸将灵魂注入到了一只新生小柴犬身上,延续了十多年的生命,一直陪伴和保护着女儿,直到见证她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女儿李妍也在父亲去世之后,在小狗“可乐”的影响下,走过了对母亲的误解,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懵懂与收获。很简单却又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虽然文笔稍显生硬,但成长的经历和细节却又特别能够让人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第五位由杨展分享豆豆《遥远的救世主》。




undefined

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和批判,以及对人性和规律的洞察和运用。作者用最简单的语言直截了当、毫无掩饰地揭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晦涩之处,更直指出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一种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使无数大众始终处于遥遥无期的等待状态,等待好运,等待重生,等待一个大馅饼从天上砸下来。作者要表达的其实是要敬畏规律,尤其是你看不明白的事物,更加要擦亮眼、摆正心态,看清楚来龙去脉。然后按照这个“天道”做到事实就是,你就是“神”。

最后一位由徐鹏宇分享《中国哲学简史》。




undefined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此。单说孔子,本书先是铺垫了学术从官方控制到私人讲学的背景,再把他的如仁、义、忠、恕等思想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细致讲解,最后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对孔子不同的评价

最后大家投票选出了前三名,并向这三名同学发放了礼品。读书分享会的目的就是向大家推荐好的书籍,呼吁号召大家一起读书,一起进步。




undefined

文:信息工程学院

图:信息工程学院

审稿人:李倩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