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 
 教学动态 
 
  专业设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2023-06-08 18:59 信息工程学院  审核人: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隶属院系部:信息工程学院

学历层次:专科

学制学位: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产业)一线,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计算机软硬件使用与维护、中小型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网站建设及 Web 前端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岗位)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支持、Web 前端开发、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要求:

经过3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1. 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多门程序设计语言;

(5)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的技术和方法;

(7)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管理知识;

(8)掌握计算机软件安装与调试的技术和方法;

(9)掌握小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组建基本知识与技术;

(10)掌握局域网规划设计、网络布线、机房建设等知识。

2. 能力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抗压能力;

(4)能够阅读并正确理解软件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

(5)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的实践能力;

(6)具备简单算法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7)具备数据库设计、应用与管理能力;

(8)具备软件界面设计能力;

(9)具备桌面应用程序及 Web 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10)具备软件测试及软件项目文档的撰写能力;

(11)具备软件的售后技术支持能力;

(12)具备对软件产品应用、行业技术发展进行调研与分析的能力,初步具备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能力。

3. 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

(2)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3)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具有从事艰苦工作的耐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4)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5)具有求实创新和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

(6)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

(7)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善于与人沟通;

(8)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自信心,能做到诚信守则。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软件工程、前端开发技术、HTML5程序设计、PHP程序设计、网络信息安全等。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实训、职业资格取证培训、软件工程实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

专业特色:

(1)强化实践锻炼: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将课程实践、项目实训与企业实训结合,对接企业实训平台,强化技能。

(2)重视创新能力: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和创新实验室开辟第二课堂,鼓励自主创新和相互协作,加大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3)校企合作紧密: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4)多位一体培养:以技能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将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求职技巧等职业素质培养引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就业去向:

能够在计算机软硬件使用与维护、中小型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网站建设及 Web 前端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岗位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支持、Web 前端开发、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

技能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二级以上)、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证书(中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证书、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证书。

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时

比例(%

学分

公共基础课

必修

612

23.8

30.5

公共选修课

选修

96

3.7

6

专业必修课

必修

428

16.6

23

专业选修课

选修

360

14.0

18.5

集中实践课

必修

1080

41.9

45

合计


2576

100

123

部分主讲教师

1BB73

刘筠筠,硕士研究生,教授,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主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2021年被评为第七届郑州地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先后多次被评为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师、先进个人;获2021年全省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主持、参与省科技厅项目3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市科技厅项目5项,河南省教育厅高校重点研究项目7项,省、市社科联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1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主编、参编教材4部,其中主编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获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发表中文核心论文、EI检索论文等20余篇,申请并获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401B1

牛丹丹,副教授,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先后主讲《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安全基础》等课程。先后荣获郑州科技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师、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校企合作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编写专业教材1部,著作1部,鉴定成果2项,专利成果6项。主持参与完成了省市各级课题9项,公开发表科教研论文10余篇。

9232F

史克红,中共党员,武汉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副教授,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安全等专业课。长期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实验与理论教学研究工作。先后承担省市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5篇,获河南省高校图工委科研成果一等奖2篇;参编教材4部,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教育厅信息技术成果奖4项。

5330C

邓国辉,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讲计算机应用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移动通信等课程。2022年评为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师,主持课题获结项1项,参与课题获结项6项,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2篇为中文核心,主参编教材2部。

部分教学设施

ED1F

12410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始建于2008年,并于20217月完成了设备升级更新,机房线路和布局重新规划。配有综合多媒体教学平台和装有windows10操作系统计算机73台。该实验室配有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老师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实现学生在线签到、师生同步广播教学、教学作业的下发与收取、师生互答互问等现代教学方式。高配置计算机能够完成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数据结构、机械设计、人工智能编程与仿真、动态网页设计等公共课与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

网络实验室:

网络实验室的网络设备是中国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Digital China Networks)的产品网络设备共分为8组,每组设备含有4台路由器,4台交换机,1台硬件防火墙,2台语音网关,2台网络终端服务器。实验室配有60台学生用电脑,可以60个学生同时做实验。网络实验室拥有优良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与高性能计算环境,可以实现远程登录实验台,多人同时实验,网络拓扑图的规划,实验报告的递交与批改等功能。

1709F

EA8D

硬件组装实验室是一个专门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主要承担《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必要的工具和测试仪器。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到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提升动手能力。

综合布线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学习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理论和掌握综合布线实际操作技能的必要条件。该实验室安装有网络跳线测试仪、配线架、地弹式RJ45网络端口、RJ11语音端口、光纤熔接机、全钢结构的网络综合布线实验装置、网络综合布线器材展示柜、配套工具箱等设备,能较好的实现网络配线和端接工程技术实验等功能。




关闭